8月1日,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发布了“未来之翼”战略,该战略围绕技术、产品、品牌和海外四大领域,构建了一套面向长期发展的新能源战略框架。
更关键的是,它不仅阐述了愿景。2026款eπ008现已正式上市,限时优惠价为17.36万元;风神L8也完成了全球首秀,主打家庭刚需与舒适智能。这两款车型一推出便直击主流用户的核心需求。虽然节奏并不激进,但每一步都显得稳健扎实。
这些举措共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:这家央企不再满足于“追赶”的角色,而是要在新能源时代重新定义自身的定位。
东风奕派科技,明确方向
当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:一类擅长制造话题,另一类则专注于产品开发。
东风奕派科技显然不是追求流量的品牌。在这场发布会上,没有明星助阵,没有车企高层激情演讲的场景,甚至连两款新车eπ008和风神L8的命名也显得简洁质朴。然而,在产品背后的策略上,东风奕派科技却明显与众多“造车网红”划清了界限。
首先,关注组织结构。
东风奕派科技并非凭空而生,而是通过对东风旗下“风神”“奕派”“纳米”三大品牌资源的重新整合,抽离出的一家全新科技公司。新公司以用户为核心,以技术为基础。
它不仅是东风系新能源资产的“整合中台”,还肩负着销售车辆、技术研发、用户运营、品牌焕新以及海外市场拓展等长期目标。
可以说它“复杂”,也可以说它“完整”。
这背后体现了东风汽车对新能源竞争的全新认识。竞争的关键不在于某一款车型的爆红,而在于是否具备每年推出两款以上优质车型的能力,以及在三年内构建全价位、全驱动、全场景产品矩阵的能力。
为此,东风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现场宣布,到2028年将推出20款车型,并承诺每款车型每年进行更新,确保常用常新。东风奕派科技将依托“双品牌、多品系”的战略布局,面向更广泛的全球用户,打造科技领先的品牌形象。
其中,东风奕派品牌将推出主流科技和智能精品两大产品系列。主流科技系列面向主流年轻用户,以智能和品质为突破点,打造精品智慧座驾;智能精品系列则是由东风奕派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,双方将在产品开发、营销及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。
作为智能精品系列的首款车型,这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正式上市。
而东风风神品牌则将专注于全球节能车市场,在燃油与插电混动两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深耕,聚焦主流家庭用户。至2028年,风神在售车型将达到10款,每年将推出不少于两款的换代或全新车型,持续提供舒适、可靠的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。
可以说,这种打法缺乏新颖性。但在新能源领域的基本功比拼中,它可能是更为稳健的选择。
技术,拒绝虚浮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讨论重点,但也是最容易夸大其词的部分。东风奕派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表述,展现了一个宝贵的特质:清晰、详尽且切实可行。
首先,东风奕派科技将于2026年正式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,成为国内少数完成“装车示范”的企业之一。该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50Wh/kg,在极端气候条件下,续航保持率可达到70%以上,并且能够通过170℃的高温烘烤测试。
再来看马赫混动系统,这是东风多年精心研发的核心技术。风神L8的实际测试成绩显示,该车可实现248公里的纯电续航、2245公里的综合续航,每公里的燃油费用仅为0.17元。
此外,eπ008这款车型虽然命名低调,但配置却相当出色。它配备了超3C快充、同级最大的魔术后备箱、零重力按摩座椅、15.6英寸后排娱乐屏、18扬声器WANOS座舱以及可变大床等高端配置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东风汽车作为中国首家实现16000吨一体化压铸车身量产的车企,其压铸车身的抗扭变形能力达到了传统车身的三倍。通过将245个零部件整合为单一结构,整车不仅减轻了重量,提高了强度,还显著提升了制造效率。
东风奕派科技提出了“天元智驾”路线图,从T100到T1000,明确了四个能力层级。这不仅包括当前可实现的NOA和记忆泊车功能,还涵盖了未来搭载千Tops AI芯片、支持5G车路协同的高级智能驾驶方案。
在与华为的合作中,东风奕派科技不仅不局限于技术采购,而是实现了深度绑定,从产品开发、营销到生态系统的全面贯通。新一代乾崑ADS 4与鸿蒙座舱5将逐步应用于智能精品系列车型,并实现持续迭代。
具体而言,东风奕派科技并未选择“超级智能”的发展路径,而是依托东风的体系优势和华为的技术生态,有节奏地逐步实现智能化功能,先确保基础功能的稳定运行,再逐步扩展应用范围。
请相信,他们确实会这样做
如果说前面提到的产品与技术更多是从车企的角度出发,那么东风奕派科技在用户服务上的决心,则显得尤为突出。
您或许认为“用户共创”这个词已经泛滥,几乎每个新兴品牌都在提及。然而,东风奕派科技提出了一种虽然质朴却非常实用的方法:倾听用户的意见。
作为一家注重用户反馈的品牌,该品牌甚至将“听劝”作为产品迭代的核心原则。用户提出问题后,品牌承诺在10分钟内响应,1小时内提供解决方案,并在24小时内完成闭环处理。一旦产品出现bug,品牌会立即召开“听劝会议”,优先处理用户反馈,其优先级甚至高于原定的产品规划。这种“快速响应+切实行动”的机制,使用户反馈真正成为品牌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例如,eπ008基于大量用户调研,进行了多项改进,如“主副驾双人床”、“十点式按摩”和“180mm中排过道宽度优化”。这些改进虽不惊艳,但每一项都精准解决了家庭用户在出行中的实际痛点。
新增的“哨兵模式”配置能够监测车辆周围50厘米至100厘米的环境,如发现可疑情况,将触发警报并进行拍摄记录,全方位保障汽车安全。
eπ008在智能座舱方面进行了多项升级,配备了2.5K分辨率的后排娱乐屏,双AI语音助手能够提供生活百科的互动,还支持车载版咪咕快游、哔哩哔哩和支付宝刷脸支付功能。
更为关键的是,东风奕派科技明确承诺“常用常新”。每年每款车型都将进行升级。这一看似简单的节奏,实际上是对产品与组织协同能力的严峻考验。它要求汽车企业必须具备快速决策、敏捷制造和高效交付的全流程闭环能力。
在新能源这场持续变化的长跑中,最为关键的正是这种能力。
面对技术竞赛,东风奕派科技选择“先实现可行的项目”;面对产品的快速迭代,它选择“稳步推进,扎实做产品”;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用户群体,它选择“倾听用户意见,及时改进”。
此次东风奕派科技战略的发布,或许不会立即带来轰动效应,但它展示了一种可能性,即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,如何通过一套成熟的体系实现自我优化与进化。
或许我们也应重新审视一个关键问题:新能源车,究竟是应该在配置的多样性和更新速度上竞争,还是应回归到耐用性和实用性的本质?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