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次新增的“省心版”是重点,指导价11.39万,终端直接给到7.58万,比次低配真心版便宜1万。但这1万差价,对应的配置减得挺实在:LED大灯换成了卤素的,天窗没了,倒车影像也省了,中控屏直接取消,座椅从皮质变回织物,连电子手刹都换成了脚刹,远程启动、蓝牙这些小功能也一并砍掉。对预算卡得特别死的人来说,可能觉得这些配置有没有都行,但多数人日常用起来,没倒车影像确实增加停车难度,尤其新手;没中控屏,连放首歌都得外接设备,便利性打了折扣。
好在全系基础配置没太缩水,胎压监测、主驾车窗一键升降、后排出风口这些实用的都在,安全性和最基本的舒适感没掉链子。只是跟同价位的国产车比,比如7万多的长安逸动,人家标配大屏和倒车影像,轩逸这入门版的配置,确实显得有点“素”。
轩逸能一直卖得不错,空间和座椅舒适性是重要原因。2712毫米的轴距在紧凑型车里不算最拔尖,但后排腿部空间确实够用,175cm的人坐进去,膝盖离前排靠背还有两拳左右;后备箱510升,日常买菜、短途出行放行李也够。座椅填充厚点,长途坐久了,疲劳感比有些偏硬的车轻些。
不过这次改款有个变化得留意:备胎换成了补胎工具包。这事儿有好有坏,好的是省了点后备箱空间,成本也低了;但坏的是,补胎液只能应付小伤口,扎深了就没用,而且补过的胎容易影响动平衡,跑高速心里不踏实。经常跑长途或者去郊区的人,可能得自己备个备胎才放心。
内饰设计还是老样子,三辐方向盘、圆形空调出风口,说不上多新潮。除了入门版,其他车型有悬浮中控屏,但尺寸和功能跟国产车的双联屏、智能车机比,确实简单不少。
动力没变化,还是1.6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CVT变速箱,最大功率99千瓦,最大扭矩159牛·米。这套动力的特点很清楚:平顺,市区开着不顿挫,油耗也不高,WLTC工况百公里5.57升,加一箱油跑个八百公里问题不大。而且这套组合用了很多年,稳定性经过市场验证,维修保养成本也低,路边摊都能修,对图省心的人来说,算个实在的优点。
但短板也明显:加速偏慢,0-100公里/小时得14秒左右,高速超车得提前给油,满载爬坡时动力会更肉。CVT变速箱对激烈驾驶敏感,急加速时容易有动力迟滞,要是喜欢开快车,或者经常跑山路,这套动力可能会让人觉得“不够用”。
7-10万这个价位,能选的车不少。大众朗逸入门版优惠后也差不多这价,它底盘调校偏稳,高速跑着更扎实,但后排空间比轩逸小点儿;长安逸动价格更低,7.29万起,1.5T发动机动力更强,配置也丰富,双联屏、360度影像都有,但油耗比轩逸高些,品牌溢价弱点儿。
推荐阅读: